枕边人出轨,到底该不该原谅
发布时间:2024-11-14 作者:爱尚情感 浏览次数: 【 字体:大 中 小 】

01
张爱玲曾言:“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句话道出了爱情中难以避免的审美疲劳与情感变迁。然而,当这份变迁以枕边人的出轨为形式呈现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原谅,还是不原谅?
在出轨的阴影下,“原谅”二字成了我们最头疼的词。一听到这个词,我们的愤怒便如潮水般涌来,脏话脱口而出。原谅什么?原谅那背叛的深情?原谅那不忠的誓言?原谅那辜负的信任?原谅那触碰底线的行为?这怎么可能?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背刺的痛苦与怒吼,仿佛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然而,愤怒之后,我们仍需面对现实。有些人选择了原谅,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之中。他们小心翼翼地维系着表面的和平,内心却每天都在经历着背叛的煎熬。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如今变成了锋利的刀片,一遍遍地切割着他们的心。他们试图放下,却发现纠缠不清的情感如同枷锁般束缚着他们;他们试图原谅,却发现内心的压抑与痛苦如影随形。
还有的人,虽然表面上原谅了对方,但内心的伤痕却难以愈合。每当夜深人静时,那些痛苦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让他们痛不欲生。他们试图用忙碌来麻痹自己,却发现无论多忙都无法掩盖内心的创伤。他们深知,原谅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艰难的生活方式。
更有人经历了原谅后的再次背叛。他们的信任被一次次地践踏,他们的尊严被一次次地挑战。
听到这些姐妹们的心声,我们不禁要问:原谅,真的可能吗?或许,我们可以从墨水效应中得到一些启示。
墨水滴入清水,那一刻,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心灵在颤抖,试图抗拒这份突如其来的侵扰。我们本能地想要捞出那滴墨水,恢复水面的平静与纯净,但现实却如水底捞月,徒增虚幻与无奈。出轨,就像那滴墨水,一旦落下,便再也无法完全抹去,它深深地渗透进我们的情感世界,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印记。
为何枕边人的出轨会成为我们心中难愈的痕?或许,这正是因为爱情在我们的心中占据着太过重要的位置。它如同那汪清水,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情感的寄托。而出轨,则是对这份纯净与美好的背叛,是对我们信任的践踏。它让我们感到被欺骗、被伤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判断力。
正如墨水在水中扩散,出轨的阴影也在我们的心中蔓延。它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关系,思考曾经的承诺与誓言是否还值得坚守。我们试图用理智去分析、去原谅,但内心遭到背叛的伤痛却如同那滴墨水,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情感之中,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存在。
02
我们深知,一旦清水被墨染,便再难恢复其纯净。正如很多人所言,覆水难收,出轨的裂痕如同破碎的镜子,即便勉强粘合,也无法抹去那道刺眼的裂痕。既然内心的创伤难以愈合,为何还要被“原谅”二字所束缚?既然不可以原谅,那我们何必被“原谅”所累呢?
在《不看一眼》的佛学小故事,我们可以悟到不受“原谅”所累的真谛。
老和尚带着小和尚云游,走路的时候,小和尚不小心,把吃饭用的钵盂打碎了。
小和尚伤心不已,没想到老和尚连看都没看一眼,只顾走自己的路。
小和尚不解地追上去问:“师傅,我们的钵盂打碎了,为什么你看都不看一眼啊?”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说:“因为我再怎么回头看,它都是碎的啊!”
老和尚的淡然,是对过往云烟的最好注解。钵盂碎了,再看也是徒增伤感,唯有前行,方能遇见新的风景。在情感的世界里,当信任被背叛,我们若一味回头,企图在碎片中寻找曾经的完整,只会让自己更加伤痕累累。
同样,面对背叛,我们再怎么纠结于原谅与否,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我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会说:“我舍不得家散了,我知道是我心太软。”但真正的柔软,不应是勉强自己去原谅一个伤害过自己的人,而是接纳自己的感受,允许自己悲伤、愤怒,乃至失望。有的则担忧孩子的未来,害怕单亲家庭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但请记住,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单亲家庭,远比一个貌合神离、缺乏真诚的双亲家庭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更有甚者,一些婆婆或者长辈也时常施加压力,认为不原谅便是矫情,便是自私。但真正的坚强与独立,是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不为外界的眼光所左右。正如有人所言:“谈不上原谅,只是为了孩子、父母,被迫妥协接受。到死都不会忘记他对我所做的一切伤害。”这样的“原谅”,实则是对自我情感的压抑与忽视。
我们应当明白,需求与原谅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若觉得对方的收入对孩子有益,或对方能在家庭中给予孩子温暖,这仅仅是出于对孩子资源的考量,而非对背叛的原谅。
在这过程中,我们可能是需要这个家,需要这份稳定,需要对方继续扮演某些角色?请记住,这是我们的需要,而非原谅,尽量不要把需要和原谅混为一谈。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家,需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经济的稳定,但这并不等同于我们需要原谅那个伤害我们的人。
正如我们需要椅子,但椅子并不需要买的人来定义它的价值,而是由用的人来定义价值,对于我们来说,以前可能是亲爱的椅子,现在变成可坐的椅子,也未尝不可。所以,在背叛之后,伴侣、爱人等亲密无间的名字,或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人,养家的合伙人,那份曾经的爱情,只要我们愿意,也可以被现实的琐碎所取代。我们很多人会说:“谈不上原谅,其实就是我像老和尚一样,知道回头看也是碎的,已经没有必要纠结。”
因此,我们要学会区分需求与原谅。如果我们觉得还需要对方的钱,还需要对方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那么这是我们的需求,与原谅无关。正如我们需要聘请保姆来照顾家庭,我们只是在需要对方提供的资源,而非在情感上给予宽恕。真正的原谅,是内心的彻底释怀,是无需再提起,更无需背负的轻松。
让我们放下“原谅”的累赘,不再为了迎合社会的期许,而勉强自己去原谅一个无法原谅的人。同时,用需求替代爱情,开辟出新的生活方式。
03
如果不选择原谅,但基于现实考虑,与这个背叛的枕边人在同一个屋檐下搭伙养家,即便我们多次说服自己,这就是生活,我只是把对方当成工具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内心的痛苦并未减轻,反而愈发沉重。每当看到对方在眼前晃悠,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恶心与难受。这时,我们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着想,也许应该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追求?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或许应该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去探寻那些被日常琐碎所掩盖的真实需求。
我们会逐渐向自己追问,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在物质与情感的天平上,我究竟该如何取舍?现实的考量让我选择了妥协,但内心的呼唤却在向我呐喊,这绝不是终点。
《各自的朝圣路》告诉我们,“现实不限于物质现实和社会现实,心灵现实也是一种现实。”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更倾向于精神上的人,而非物质上的人,忠诚与健全的人格,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追求。我们可能想要的是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共同成长的伴侣,而不是一个仅仅为了生活而凑合在一起的背叛者。那些被墨水弄浑浊的水,我们宁愿倒掉,也不愿同流合污。我们愿意继续寻找那份清澈,哪怕前路漫漫,也要勇往直前。
孩子,是我们心中的脐带,是我们的延伸。我们想要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更是健全的人格与优秀的品质。我们明白,离婚并不意味着家的死亡,反而可能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挫折,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
茨威格在《蒙田》中说过:“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和不会失去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的‘最内在的自我’。”在婚姻的背叛面前,我们更加珍惜这份内在的自我,不愿为任何外部的强迫和义务牺牲自己。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才能真正拥有并扩大人世间的自由。
于是,在破碎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寻觅真我。我们不再被婚姻的形式所束缚,而是勇敢地追求内心的声音。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存在,一切就都不会死亡。因为真正的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灵的归宿。
面对婚姻背叛的痛苦,我们选择了坚强与勇敢。在寻觅真我的路上,我们或许会跌倒,但绝不会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安宁。
- 上一篇:起诉离婚一方不肯离怎么办
- 下一篇:被出轨的那些伤,总是忘不掉怎么办
猜你喜欢
婚姻满足女人的“三大需求”,她会跟你白头偕
159
感情中最大的背叛,不是出轨,而是这件事
191
我和相亲男一见钟情,试婚一个月后
112
婚后不久,我借旅游名义和前任私奔
112
打动女人的心六个绝招
177
夫妻关系的本质就是又脏又现实
118
男人年纪越大越渴望爱情
148
怎样增长你的情感保质期
73
老公出差,我约了男闺蜜来我家
75
断联多久男人才会崩溃求复合
145
被出轨的那些伤,总是忘不掉怎么办
枕边人出轨,到底该不该原谅
起诉离婚一方不肯离怎么办
对方就是死活不同意离婚,该怎么办
一方死活不离婚怎么办
夫妻离婚,一方不愿离,应该这样做
离婚有一方死活不肯离能拖多久
离婚有一方死活不肯离怎么办
伴侣死心要离婚,怎么做才能挽回婚姻
老公没有背叛但是要离婚,怎么办

